干貨分享 | 唐孝炎院士談中國PM2.5問題

添加時間:2023-08-07 13:33:16      【 】   打印   關閉窗口

近年來,我國在大氣污染治理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尤其是PM2.5治理方面成果顯著,PM2.5中高度污染的情況已經(jīng)明顯減少,但偶發(fā)性的PM2.5污染情況依然時有發(fā)生。作為霧霾方面的專家,唐孝炎院士詳細解讀了中國PM2.5的問題。

?1.什么是霾?

霾是一個天氣現(xiàn)象。霾天氣被定義為“大量極細微的干塵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氣普遍有混濁現(xiàn)象,使遠處光亮物微帶黃、紅色,使黑暗物微帶藍色”

*PM2.5:即細顆粒物,指環(huán)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顆粒物。

所以從第二條霾粒子平均直徑大約在1~2微米可知,PM2.5是組成霾粒子的重要組成成分

上圖是唐院士的一個學生從韓國飛回北京時,在飛機上拍攝的照片。

?2.霧與霾不是一回事!

霧較容易散去,霾卻很難

因為霧含水量大,受天氣變化的影響比較大,太陽一出來,遇到干燥空氣,霧就很容易散去,所以霧一般不會整天都有。但是霾就比較麻煩,因為它水蒸汽含的不多,濕度在百分之八十以下,再加上霾所處空間一般是3000米以下,如果當上空存在逆溫層,而水平方向沒有風或風很小,空氣上下對流或者水平流動不暢通時,霾就無法散去。

?3.環(huán)境大氣顆粒物粒徑分布與粒徑比較

?4.顆粒物進入身體部位和危害

?5.顆粒物與大氣能見度關系

唐院士作為中國最早開始研究PM2.5的先驅之一,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就針對大氣能見度和顆粒物之間的關系做過科學實驗。

兩張圖表明PM2.5和大氣能見度間呈明顯負相關。

?6.城市大氣細顆粒物PM2.5的來源

二次污染涉及相變的化學反應,工業(yè)燃燒、汽車尾氣等排出的VOC(揮發(fā)性有機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氣體污染物在大氣中氧化劑和太陽光等作用下,發(fā)生反應,變?yōu)镻M2.5、PM10等顆粒物。

?7.我國污染為何難以徹底解除

2013年1月中國大部分地區(qū)PM2.5濃度均超標,而京津冀地區(qū)成為重災區(qū)。而下面的圖相信就能解開這個謎團

最近幾年,火力發(fā)電占比雖在下降,但依然維持在7成左右。

由圖可知,雖然單位GDP能耗在下降,但由于能源結構中9成為煤和油,發(fā)電量(其中7成為火電)的增加、汽車保有量的增加,還有對煤炭和石油的低效利用等原因,必然導致總排放的增加和空氣的進一步惡化。

污染天氣形成的原因

?8.未來方向

未來治霾之路任重道遠,但我們依然充滿信心,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還祖國碧水藍天、還子孫清新空氣的心愿,這是一份信念,更是一份守護。歡迎致電詳詢19933359818


回頂部

聯(lián)系我們

  •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御風路669號
  • 電話:19933359818
  • 郵箱:fairsky@yeah.net
  • 網(wǎng)址:http://bianmi91.com

二維碼


  • 官方公眾號

  • 官方商城

  • 官方客服

冀公網(wǎng)安備 13060202000942號